雞球蟲病與壞死性腸炎是難兄難弟?

因果關係與解決策略

        球蟲病和壞死性腸炎是主要影響家禽的主要腸道疾病,兩種疾病通常表現出相似的病理變化,即腸粘膜中的上皮細胞壞死,導致死亡率與藥物成本增加,生長性能降低,對家禽產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大多使用抗生素和抗球蟲藥進行治療,但若長期使用這類藥物,也可能導致對艾美球蟲屬和梭菌產生抗藥性。本文討論壞死性腸炎與球蟲病的相關性。壞死性腸炎大多數是球蟲病為起始因子,而鞏固腸道健康才是控制雞球蟲病和壞死性腸炎最佳的策略。

雞球蟲病

        雞球蟲普遍發生於全球養雞產業中,特別好發於平飼型態的雞群,如: 種雞、白肉雞、有色雞等。球蟲病主要影響3-18 周齡的家禽,導致幼禽死亡率高。多流行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因生態環境與條件利於球蟲的生長與傳播。雞球蟲病屬於艾美屬 (Genus Eimeria),具有宿主與器官專一性,如,雞球蟲有九種,這九種只感染雞,每種球蟲的寄生部位都是固定的。例如,九種中有六種具有病原性; E. tenella 寄生於盲腸,會引起急性症狀;E. necatrix寄生於小腸,引起亞急性症狀;E. brunette 寄生於小腸、直腸、盲腸,引起亞急性症狀;E. maxima 寄生於小腸中段,引起慢性症狀;E. acervulina 寄生於十二指腸,引起慢性症狀;E. mivati 寄生於十二指腸,引起慢性症狀。急性及亞急性球蟲病時,會導致大量斃死,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慢性雞球蟲症雖不會引起大量死亡,但會導致雞隻發育緩慢、飼料效率降低。雞球蟲會傷害腸道組織並影響腸道功能,導致病原性細菌,如引起壞死性腸炎的產氣莢膜梭菌或鼠傷寒桿菌 (Salmonella typhimurium) 等,的侵入而併發感染。

壞死性腸炎(Necrotic Enteritis,NE)

        壞死性腸炎常見由球蟲病感染引發,因球蟲造成腸道上皮表面損傷,血清釋放和粘液生成,為產氣莢膜梭菌定殖和繁殖製造優勢環境,使之順利進入雞迴腸和盲腸增殖。產氣莢膜梭菌是家禽中壞死性腸炎主因,疾病嚴重程度取決於各種可能惡化的誘因,其交互關係十分繁雜( 如圖一),包括球蟲病、飼糧組成、因緊迫導致的免疫抑制以及腸道共生菌群的總體失衡。
兩種疾病之中,應著重於球蟲症之感染和預防。飼糧(例如,高粗蛋白、高纖維和非澱粉多醣)以及管理因素(例如,冷熱緊迫、飼養密度)皆對壞死性腸炎有相關性。有多重因素會影響壞死性腸炎的嚴重程度(圖一),須通過飲食及配方調整來控制。

預防球蟲病及壞死性腸炎之新策略

        一般會使用化學藥品、疫苗和離子型球蟲藥,以單獨使用或組合搭配為常見控制球蟲病的策略。若想控制球蟲病,應考量藥品的使用劑量與時機,盡可能避免耐藥性問題,所以,替代藥物的控制策略儼然成為最新趨勢,其中包括: 調整飼糧配方或飼料添加劑的應用皆為近期關注的新領域。

1. 藥品使用策略
● 球蟲病治療- 抗球蟲藥
        商業家禽(主要是肉雞)的球蟲病控制主要是以添加抗球蟲藥進行處理。若感染情況嚴重,立即以飲水投予抗球蟲藥,效果更迅速。一般會依據球蟲生活史來選擇藥物,以控制球蟲繁殖狀況。例如,經口攝取入E. tenella 的成熟卵囊後,會產生約三十萬個左右的卵囊,再排出體外成為感染源。故肉雞飼養期間,須將抗球蟲藥添加於飼料中預防感染及阻斷雞球蟲症的擴散。一旦感染雞球蟲症,就必須立即施以藥物治療。
(1)合成化合物:
      合成藥物具有針對寄生蟲代謝的特定作用方式。例如:Robenidine 克球®66、Nicarbazin耐福®250、Amprolium 安保靈®。
(2)聚醚類抗生素或離子通透促進劑:
      透過干擾重要離子平衡,如鈉跟鉀等來破壞球蟲。分為三種離子通透促進劑:
      ★單價離子通透促進劑(Monensin, Narasin 及 Salinomycin 山福®120)。
      ★單價糖苷離子通透促進劑(Maduramicin 永鴻允球滅®)。
      ★二價離子通透促進劑(Lasalocid)。
(3)混合產品
        由合成化合物和離子通透促進劑混合而成的藥品(Nicarbazin/Narasin)或兩種合成化合物(Meticlorpindol/ Methylbenzoquate)組成的藥物混合物來預防球蟲病。

● 壞死性腸炎治療- 抗梭菌藥
        抗生素生長促進劑(AGPs) 長期扮演抑制梭菌的角色, 如: Bacitracin( 倍猛得® )、Enramycin(梭痢滅® )、Avilamycin等,均能有效控制梭菌。有些離子型球蟲藥也有類似作用。

2. 調整飼糧策略

        誘發雞球蟲症與壞死性腸炎綜合症的因素很多( 如圖二) ,其中最常見的是飼糧營養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增加了球蟲及壞死性腸炎的致病性。高蛋白飼料被認為壞死性腸炎的另一個重要誘因。富含蛋白質的飼糧會在消化道中產生高濃度的蛋白質,作為微生物生長的底物。
        研究發現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質及營養物質存在於體內,會在雞後端腸道中創造出適合產氣莢膜梭菌增殖的環境。高蛋白質飼料的消化代謝會使導致降解出更多的胺與氨,使得腸道的pH值增加,而更利於梭菌的增殖。換言之,使用低蛋白含量的雞飼料時,可降低腸道中乾物質的消化速率,使體內更容易利用飼糧中的營養素,改變雞後端腸道內微生物的環境。
        益生菌由有益活細菌或酵母組成。根據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WHO 的定義,它們是“ 活的微生物,如果給予足夠的量,可以給宿主帶來健康益處”(FAO / WHO 2002)。人類最常用的益生菌是乳桿菌屬和雙歧桿菌屬,而芽孢桿菌、腸球菌和釀酒酵母屬的酵母菌已成為家畜中最常用的生物。在家禽生產過程中,益生菌以在抗生素治療或腸道感染而被破壞後,可恢復腸道菌群的能力而聞名。它們具有增強免疫系統的能力,並用於抵抗過敏反應和其他免疫疾病。
        最近,在一項針對感染了E. acervulina 或 E. tenella 球蟲的商業益生菌進行的研究中,證明了可以增強家禽對球蟲病的抵抗力以及保護部分生長遲緩的個體(Lee et al. 2007)。在另一項類似的研究中,也發現可以減少E. acervulina 和E. tenella 的卵囊散播,而且產生抗體的反應較佳(Lee et al. 2007)。
        減少飼糧中容易誘發球蟲問題的成分,學者們認為飼料配方與營養對球蟲病具有多重影響(可能也適用於壞死性腸炎)。營養成分中的維生素E 和硒,可增強家禽的活力和免疫反應,並強化對感染的抵抗力。維生素A 可以預防球蟲病,對腸道上皮和免疫狀態有助益。

         “ 保持腸道完整性” 對於預防雞球蟲病和壞死性腸炎至為重要。建議飼料中添加可減弱球蟲活性的產品,例如草藥、精油、益生菌和益生元。2018 年研究指出芽孢桿菌屬細菌( 如,恩樂普® ) 、液化澱粉芽孢桿菌( 如,勇又強® ) 、地衣芽孢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等益生菌可保護肉雞免受疾病感染並改善生產性能。這些益生菌成功控制如大腸桿菌、腸炎沙門氏菌(Park& Kim,2014)和產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等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因為益生菌可以增加食物的利用、刺激消化酶的產生以及抗微生物物質的產生,進而改善營養吸收,故消化道的健康狀況,會明顯改善雞的生產性能。

管理與生物安全

        為減少傳染病的影響,必須具備良好的健康狀況及最佳免疫力的條件。因此,完善執行基本生物安全措施,提供家禽適當的飼料和飲水攝入量、足夠的墊料、溫度、濕度、照明和通風是基本要件。
        控制球蟲病的管理和相關生物安全措施應著重於防止球蟲侵入畜舍,並於感染後控制其繁殖和擴散能力。但是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因為有嚴格執行生物安全而完全無球蟲病的雞群。在避免引入寄生蟲方面,艾美球蟲無處不在並具有強大的繁殖能力,導致受感染的禽舍及環境會有高污染的狀況。此外,卵囊壁可保護蟲體免受乾燥和化學消毒劑的破壞,確保卵囊在環境中可長期生存,並可以透過多種途徑引進畜牧場。所以,如果清潔和消毒不完全,畜舍中即可能存有卵囊。防止將艾美球蟲及產氣莢膜梭菌引入畜牧場的生物安全措施,也與預防其他傳染性家禽疾病的措施相似,應著重於:
(1)隔離。建立圍欄,使鳥類與環境隔離,將其他動物(包括囓齒動物和昆蟲)拒之門外。
(2)在農場進行進出管制,並限制農場之間的交流接觸。
(3)對進入農場和家禽舍的材料、人員和設備進行消毒。

回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