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不安康 便便都知道

健康升級 從腸計議 才能避免病源菌侵襲

      腸道健康』中涉及的因素和條件是多因素的,複雜的,儘管明顯消化道紊亂會導致不平衡並擾亂體內平衡。除了由於這些紊亂可能引起的任何腸道疾病或病症外,其他因素也會影響消化道平衡,例如離乳後消化道的作用,或轉換飼料後的變化,以及對飼料模式的抗拒及營養物質的吸收。一個完善健全功能的消化道,對於豬隻生長發育的代謝、生理學、疾病狀況和功能性是很重要的,腸道健康包括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宿主代謝和產生能量,穩定微生物菌叢/微生物及體內防禦機制,包括屏障與黏膜免疫機制間的相互作用。

  『離乳後時期』是豬生命中最緊迫的階段之一,於此期間仔豬暴露於環境,社會和心理壓力源,這對腸道健康和整體生長性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在這篇綜述中,討論了飼養方法對仔豬健康結果和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豬舍的不良的飼養方法可能導致採食量減少,壓力和疾病狀況增加,近而影響離乳豬的腸道健康和生產性能。採食量降低是導致腸道結構和功能受損的主要風險因素,因此關鍵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離乳仔豬的採食量。在離乳豬中,密飼的壓力會降低豬生產性能,利於病原菌的增殖,導致腹瀉,刺激免疫反應,並干擾腸道中有益菌活動。豬舍的衛生條件對最佳仔豬生產性能起著重要作用,因為髒汙條件會降低生長性能,改變營養需求以支持免疫系統,並對離乳仔豬的腸道形態產生負面影響。需要設計合宜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防止疾病侵入和在豬場內蔓延,進而助於維持群體豬和仔豬的健康。總體而言,飼養和營養,動物福利,生物安全和疾病預防相關的飼養方法是腸道健康和仔豬表現的重要決定因素。近年來特別重視豬的腸道健康,因離乳後消化道絮亂導致腸道功能與結構上的改變,近而有許多強化腸道健康的飼料添加產品,例如酸化劑 ( 歐酸肥®/ 肥肥酸® )益生菌 ( 勇又強®/ 可收利®) 甚至木質纖維等,提供腸道各式各樣不同的需求與調整,因離乳後常發生腸道疾病之狀況下,腸道健康的惡化與豬隻整體健康具相關性,影響豬隻的生長表現和效率。豬場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統整如下:

豬隻常見消化道細菌性疾病

       為豬場常見疾病困擾,其嚴重程度與罹病率隨著豬隻日齡增加而減少。豬隻下痢的病原以可分析出十數種,於台灣的飼養環境中,不外乎細菌與病毒影響消化道健康,若能維持平衡的腸道菌叢,可以降低細菌性下痢的機會。 因此,解決下痢的問題必須著重於系統化分析,將懷疑的因子排除,合併有效的預防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豬場環境不可能完全密閉,意指豬場內部的微生物菌叢隨時能與外界接觸的情況下,會不斷進行小規模,甚至大規模的菌叢重整,任何新病原菌的引入就能打破並重新配置取得菌叢平衡。需防範於未然,將常見消化道細菌性疾病依照飼養階段區分如下:

1. 梭菌性腸炎Clostridial Enteritis

       此病主要由Clostridium perfringens引發小豬急性或慢性腸炎,此菌為革蘭氏陽性菌,會產生芽孢。哺乳豬藉由攝食母豬糞便而感染梭菌性腸炎,再經由水平傳播給同窩仔豬。產氣芽孢梭菌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為慢性或急性腸炎,在某些情況下,於成年動物或生長階段的動物,還可能會有壞疽或偽膜為其特徵病灶,並會突然死亡。此疾病常發生在出生後十二小時內至三日齡內的新生仔豬。好發在少於一周齡的仔豬,同窩可能一起感染,病程約一天左右。慢性腸炎多為2-6周齡的豬隻。

   在小腸感染,以空腸為主,排出紅色糞便,腹部皮膚呈現黑色,最明顯為小腸嚴重出血及腹腔內含血之液體。細菌在腸腔內繁殖並附著於空腸絨毛頂端的上皮細胞,此菌存在土壤和腸道中,當傷口比較深或組織受損時,會因有機物的存在而快速繁殖及產生氣體,並迅速殺死宿主。

A. 症狀:

B. 預防與控制:

(1) 疫苗-母豬於分娩前21天施打疫苗,藉由被動免疫提供出生仔豬抗體。最佳使用時機為懷孕中期,或配種前實施基礎免疫,分娩前三周補強一劑維持抗體。

(2) 藥物-口服抗生素,如penicillins(安膜西林系列產品)具敏感性,或小豬可用ceftiofur(賜來好/賜來富)施打預防梭菌感染。母豬分娩前後可投與bacitracin methylene disalicylate (BMD)Nosiheptide(鴻喜),降低產房細菌感染壓力,避免母豬帶菌感染新生仔豬。

2. 大腸桿菌 Colibacillosis

   大腸桿菌主要寄生於人和動物的腸道中,為腸內正常的常在菌,亦可存於土壤、水及腐敗的食物中。當仔豬免疫力下降及緊迫或離乳時腸道內菌相改變等因素,可促使消化道內病原性大腸桿菌異常增殖,附著在腸道的大腸桿菌繁殖後分泌ST及LT兩種毒素,可導致上皮細胞不斷分泌而造成下痢。

   新生仔豬大腸桿菌下痢症常與環境衛生管理息息相關,若是豬場環境衛生狀況不佳,使病原菌大量存在,則會使剛離開子宮的     小豬在攝食初乳前就先接觸病原菌。若是母豬缺乳、乳頭不足、產前未接觸過此病原,或母豬無乳或感染疾病(如PRRS)甚至小豬行動不便皆會提高疾病發生率。同時,分娩舍的溫度也很重要,若低於25℃會使小豬腸蠕動顯著下降,排除細菌的速度及抗體會延遲。本病通常發生於0~4日齡至2-3周齡仔豬,與腸毒素型大腸桿菌(ETEC)有關。因新生仔豬離開母豬子宮至哺乳期,接觸或食入分娩舍與母豬皮膚等遭受致病性大腸桿菌汙染的環境。環境中致病性大腸桿菌數量遽增而引起新生仔豬大腸桿菌性下痢。

症狀:

3. 水腫病

     水腫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大腸桿菌,產生腸毒素造成離乳小豬急性發病,且常導致死亡。其特徵是造成身體部位發生水腫、猝死,偶會造成腦部傷害,發生神經症狀。因為毒素傷害小血管的管壁,造成液體或水腫在胃和大腸組織蓄積,腦內血管也一樣。臨床症狀:厭食,共濟失調(側躺四肢似游泳划水動作),震顫。當抓住病豬,會因喉頭水腫而導致叫聲沙啞。眼瞼水腫和顏面腫脹,可能在數小時或數日後死亡,甚至無症狀突然死亡。好發於離乳後1-4周,病程約兩周,可能下批同樣日齡的豬,會進入發病高風險期。因大腸桿菌會附著於小腸前端的絨毛上並產生毒素,在哺乳期間,母乳中的IgA能預防細菌附著,離乳後隨IgA降低,豬隻對此病感受性增加。

圖1.                   圖2.

水腫病。保育豬。眼瞼。    溶血型大腸桿菌症。哺乳豬。 全身皮膚呈現暗紫色發紺現象

病豬眼瞼明顯腫脹。

   母豬給予仔豬隻移行抗體降低,加上緊迫造成免疫力低下,應同時加強母豬對抗大腸桿菌之能力,並強化仔豬消化道健康度。發病仔豬大部分對於安痢黴素(apramycin)與新黴素常具有抗藥性,確實原因未明,可能因大量使用抗生素或離乳後飼料改變了小腸的環境,使大腸桿菌的病源性改變,導致更具病源性及更具抗藥性的大腸桿菌的產生,使仔豬對此更具感受性。

預防與控制:

(1) 管理重點在降低環境緊迫(例:溫度變化、賊風、保持乾燥)、減少併欄、以及徹底消毒的統進統出系統。

(2) 單一來源種豬(須排除該廠大腸桿菌汙染問題),配種前須與懷孕期間之母豬混養3-6周,馴化新女豬,使其分娩後初乳及

    乳中有足夠之抗體。

(3) 減少豬隻在哺乳期間接觸大腸桿菌(E. coli)。產房內要採取預防下痢的措施。調整離乳的環境,提早或改變離乳日齡。

(4) 考慮使用自家疫苗,來提高母豬初乳抗體,阻絕哺乳小豬受到感染。

(5) 離乳後以限飼方式管理。評估不同的配方和餵飼方法。利用增加1015%的纖維,來降低飼料的營養濃度。

(6) 添加藥品或維持消化道機能性產品,針對大腸桿菌具敏感性之藥品如: (安膜西林20%&50%/安莫西林20%&30%&50%),

    頭孢子素類(飼福®散/賜來富®/賜來好®),奎諾酮類(伏菌®散/炎服樂®),neomycin(永克痢®)。維持消化道機能與調整

    腸道酸鹼值產品,如歐酸肥S/肥肥酸,勇又強

(7) 高蛋白飼量消化不完全造成腸道壞菌生長過快,針對此問題產品建議使用福碩酶,提高蛋白質消化吸收能力。

4. 迴腸炎 Ileitis (procine enteropathy)

   本病感染源為細胞內勞森氏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為革蘭氏陰性厭氧菌,主要侵犯迴腸黏膜,侵入腸絨毛線窩細胞使其不正常增生,因而形成迴腸黏膜肥厚及皺摺增加的特殊病灶。增厚的腸壁影響腸道正常功能,使蛋白質流失及營養吸收障礙。病豬會有體重減輕和換肉率不佳,且增加細菌性繼發感染的機會,引起強烈炎症反應,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導致出血,病源會透過糞便排出感染其他豬隻。

   迴腸炎是養豬廠普遍存在的疾病,臨床上常以慢性不顯性迴腸炎的病癥,導致管理者忽視此病對豬場經濟效益的衝擊,如何降低迴腸炎及增加屠體價值是該深入思考的議題。

症狀:

    本病主要發生於生長育肥豬(6-20周齡),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急性出血型和慢性型。本病的急性型主要發生於肥育豬、母豬和配種群的後備母豬,慢性型主要發生於保育豬和生長豬。

急性迴腸炎表現為急性出血性貧血、糞便鬆軟呈焦油樣。某些豬可能僅僅表現為皮膚顯著蒼白、不腹瀉,但可能突然死亡。發病豬的死亡率可達50%,而其他未發病豬可在短時間內恢復且體況變化不大。妊娠母豬可能流產,大部分流產發生於臨床症狀出現後6天內。

慢性迴腸炎病豬症狀輕微,表現為同一豬欄內不時出現腹瀉症狀豬,糞便軟或不成形,呈黑色、水泥樣灰色或黃色,內含未完全消化的飼料。如果發生輕微的迴腸炎、腹瀉往往不明顯,或僅有少數豬腹瀉,難以發現。病豬雖然採食量正常,但生長速度受到影響,因此發病豬欄內豬的體重差別很大。有些豬食慾下降,雖對飼料感興趣,往往吃幾口就不吃。大部分慢性感染豬可在發病4-10周後突然恢復正常,生長速度加快,但與正常豬相比,平均增重降低6-20%,飼料轉化率降低6-25%

圖3.

豬增殖性腸病,肉眼病變。 (a)正常小腸。 (b)慢性豬腸道腺瘤病(PIA),其特徵在於腸粘膜的增厚和紋路 (c)由於慢性腸腺瘤病的伺機性細菌惡化引起的壞死性腸炎。 (d)在腸腔中具有纖維蛋白出血性圓柱體之增殖性出血性腸病。

預防與控制:

       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取決於疾病的過程與所涉及的豬年齡。對照田間試驗顯示,若於感染過程中早期給予,用於飼料或水溶性抗生素的搭配可獲得最佳效果。

   在肥育群中處理此病需要採取群體治療方法,對臨床上受感染及次臨床症狀的豬隻進行治療。

   建議首選藥品tylosin 120ppm(太朗水溶散/太朗散/太朗注射液/泰駱素)tiamulin 100ppm(咳龍10%&20%/咳龍2.5%注射液/太妙素)持續治療14天。慢性型迴腸炎表現消瘦豬通常使用tiamulin,tyliosin可明顯改善症狀,或透過支持療法將受感染的動物隔離也可降低損失。發生治療失敗,其原因有診斷不明確,治療時間太晚,用藥時間過短,投藥方法問題(飲水或注射給藥優於飼料給藥),用藥量太少,或採食量低導致藥物攝入量少,甚至存在混合或繼發感染問題(豬痢疾、結腸炎、沙門氏菌感染等)導致治療失敗原因。

5. 豬赤痢 Swine dysentery

  豬赤痢由小型螺旋狀細菌Brachyspira hyodysenteriae引起,主要發生在養豬密度最高的地區,如北美,加拿大,歐洲及亞洲。

症狀:

   受此病原菌感染的豬,起初體溫升高至41ºC,持續幾天後,開始抑鬱,食慾減退或無食慾及腹部凹陷,糞便形態由軟至水樣狀,與肛門周圍皮膚沾染糞便。糞便內含有血液,黏液和嚴重腸壁剝落層,血液量會隨病灶而增加,最後糞便顏色會由淺棕色和草綠色轉變為黑色,且具有焦油般稠度。豬隻食慾明顯降低,會因為脫水且凹陷的眼瞼呈現抑鬱的外觀,脫水是此病常見症狀,不易造成死亡,但可能脫水而導致食鹽中毒而死亡。

   潛伏期(從接觸病原菌至顯現臨床症狀的時間)通常為2-14天,甚至有報告顯示可長達60天。在臨床疾病發生前,當緊迫或壓力(轉變飼料)時,病豬可能呈現次臨床症狀(糞便中有排出病原菌卻沒有臨床症狀)。剖檢顯示,病變侷限於後端腸道,嚴重時胃的彎曲度會較廣。

   主要透過糞口傳播或是機械性傳播,可能會在進場隔離期結束很長一段時間後,都未見臨床症狀,一旦進入豬群中,病原菌在環境中增殖累積時,臨床症狀則會在幾天/幾周內在欄與欄之間傳播,若此時並無及時治療和控制,則此病會在場內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在完全未感染群體(尚未接觸豬赤痢),這種疾病可能發生在所有年齡的豬群中,即使是2-3週齡仔豬也會有症狀。最典型的是離乳及生長豬(12-75公斤),並在畜群中慢性傳播,此病通常僅限於該年齡層。受感染的豬耐過後會產生免疫力。這種疾病經常出現在生產循環中,之前受感染的豬仍會傳染給易感染的豬,至少持續10-12週。

預防與控制:

   證實已下抗生素具有對抗豬赤痢的活性,包括林可黴素(金旺/金旺SH110/林可黴素/快賜大/力肥)tylosin 120ppm(太朗水溶散/太朗散/太朗注射液/泰駱素)tiamulin 100ppm(咳龍10%&20%/咳龍2.5%注射液/太妙素),建議飲水或飼料投與,嚴重發病豬隻建議個別注射藥品,而中等程度病豬,建議飲水併用飼料添加藥品,但須注意某些菌可能對藥物產生抗藥性,此時建議諮詢獸醫提供建議。

References

J Pluske, D Turpin, J Kim, 2018. Gastrointestinal tract (gut) health in the young pig.

B Jayaraman, C Nyachoti, 2017. Husbandry practices and gut health outcomes in weaned piglets: A review.

Zimmerman, J. 2019. Diseases of swine. 11th ed.

 

 

 

 

 

 

 

 

 

 

 

 

 

 

回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