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呼吸道問題一直以來都讓養殖業者聞之色變。尤其是在秋冬季節,因為氣溫及環境的變化,更使呼吸道問題發生機率大增。呼吸道一旦發生病變,不但會影響增重、劣化生長表現,嚴重時還可能在短時間內導致大量死亡,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排除溫度、溼度、通風問題等環境因素之後,病原性發病原因可分細菌性及病毒性兩大類。細菌性病原主要有黴漿菌(M. gallisepticum (MG)、M. synoviae(MS)) 及副嗜血桿菌(Hemophilus paragallinarum; 傳染性鼻炎/ 傳染性可利查)。病毒性病原則有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 viru;家禽流行性感冒)、冠狀病毒(Coronavirus;傳染性支氣管炎)、副黏液病毒(Paramyxovirus; 新城病)、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AILT)等。一般常見的治療方式為給予可處理細菌性問題之抗生素( 如Doxycycline、Lincomycin、Flumequine… 等),佐以支氣管擴張劑,緩解呼吸困難及提供維生素等補充營養份及提升免疫力。
歐盟自2006 年起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當作促進生長之用及在世界各地陸續發生的細菌抗藥性問題,都促使各界積極研究開發非藥物的、可取代抗生素的物質。其中,中藥萃取物有抗菌及病毒的藥理活性,添加於飼料中亦有預防疾病之效果也已在多篇研究報告中被証實。
幾種常見的具抗菌/ 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藥簡介如下,
1、金銀花
金銀花,是忍冬科的一種植物,花稱為金銀花,常被視作藥材或食材使用。中醫學認為金銀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功能;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金銀花花蕾含黃酮類,為木犀草素(Luteolin) 和木犀草素-7- 葡萄糖苷,並含肌醇(inosital) 、綠原酸(chlorogenicacid) 、異綠原酸及皂苷等化學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非溶血性鏈球菌、傷寒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臨床上常用於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膿腫、鉤端螺旋體病、細菌性痢疾、癤、癰、丹毒和外科感染等。
2. 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無毒,主要含有甘草皂苷、甘草酸、甘草多醣、甘草多肽等成分,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能保護發炎的咽喉和氣管粘膜。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 是甘草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增強免疫力的功能。甘草根部的主成分-甘草甜素(Glycyrrhizin) 能影響不同細胞中的轉錄因子與細胞內酵素如PKC、AKT、iNOS 等的結合,而能抑制多種病毒的複製。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時,常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併用。
3、板藍根
板藍根是抗病毒中藥的典型代表。中醫學認為板藍根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板藍根含有吲哚糖苷、靛紅、芥子苷、水蘇糖、靛苷等化學成分,
對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對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志賀氏桿菌、弗氏桿菌、腸炎桿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殺滅的作用。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傳染性肝炎等。
4、黃芩
黄芩為唇形科 (Labiatae) 植物黃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乾燥根,性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自古即為東方國家常用的藥用植物,現代研究發現它還具有抗發炎、抗氧化、抗癌、抗菌、抗病毒等藥理活性,主要作用成分為黃酮類 (Wogonin) 、漢黃芩苷(Wogonoside) 、黃芩苷 (Baicalin) 、黄芩苷元 (Baicalein) 。對A型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結核桿菌、霍亂弧菌、痢疾桿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PR8 株有抑制作用; 在體外有抑制阿米巴原蟲生長和殺滅鉤端螺旋體的作用,此外尚有解熱、鎮靜、降壓、利尿、利膽和保肝等作用。
5、魚腥草
中醫學認為魚腥草味辛、性涼,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清腫之功效。其主要成分為癸醯乙醛(Decanoyl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ic aldehyde) 、丁香烯(caryophellene) 及黃酮類:阿福苷(Afzelin) 、金絲桃苷(hyperin) 等,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鎮痛、止血、鎮咳、利尿等作用。臨床主要用於肺炎、肺膿腫、泌尿系感染、痢疾、乳腺炎、腎炎、蜂窩性組織炎、中耳炎; 外用於毒蛇咬傷和癤、癰等。
6、黃蓮
黃蓮性苦、味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要用於寒熱互結、濕熱中阻、肝胃不和。現代科學研究發現黃蓮主要成分有生物鹼 (alkaloids) 和木脂素 (lignanoids),此外還包括酚酸、揮發油、黃酮類、香豆素 (coumarin)、萜類、固醇類、多糖等;其中小檗鹼 (berberine,C20H18NO4) 的含量高,約占 10%,為主要藥理成分,研究證實黃蓮具有抗發炎、抗癌、抗氧化、抑菌、利膽、抗潰瘍、降血糖、抗心律失常等藥理活性。
在畜牧業無抗/ 微抗的口號下,應用中草藥為飼料添加物以提升禽畜的生長表現或做為疾病預防手段,不但符合了產業的發展趨勢,也響應了政府綠色農業的政策。面對秋冬季節好發的呼吸道疾病,選擇有效安全的中草藥保健產品,也可以是一種積極且具經濟效益的處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