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夏季高溫潮濕,禽畜在此季節好發之疾病可分為五大類:(1) 熱緊迫、(2) 蚊蠅等吸血昆蟲媒介之疾病、(3) 黴菌性疾病、(4) 細菌性疾病、(5) 原蟲性疾病。
一、 熱緊迫
熱緊迫是台灣夏季養殖最重要的議題,輕則影響動物食欲與飼料轉換率,重則動物中暑或導致種豬繁殖障礙與母豬無乳等。對家禽而言,尤其是肉雞,高溫會增加雞隻之飲水量,而使飼料攝食量下降。飲水量增多導致墊料潮濕度上升,禽舍內氨含量增加,對家禽呼吸系統造成很大衝擊。熱緊迫的處理則需從設備與管理操作開始,例如:打掃、乾燥、換氣、避免密飼、遮陽防西曬、幫動物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飼料添加精油與酵素等方法,以改善環境溫濕度、降低氨含量、改善緊迫耐受度、提升食慾與消化率等。
二、 蚊蠅等吸血昆蟲媒介之疾病
蚊蠅等吸血昆蟲是許多重要疾病的媒介,例如:日本腦炎、豬附紅血球立克次體病、雞住血原蟲性白冠病、禽痘等。
●日本腦炎:母豬感染日本腦炎無明顯症狀,但會導致胎兒受感染。因為母豬本身無症狀,通常直到流產或分娩時才發現死胎、弱胎或木乃伊胎,出生存活的仔豬則高度衰弱,並有震顫、抽搐、癲癇等神經症狀;公豬感染後則會罹患睪丸炎,造精機能障礙、性慾減退等繁殖障礙。目前,日本腦炎已有疫苗可以預防。
●豬附紅血球立克次體病(Eperythrozoonosis) 的臨床症狀;仔豬的皮膚會蒼白與貧血,肥育豬則是黃疸性貧血症,母豬的急性症狀則有高燒及厭食持續 1-3 天的症狀,慢性型則會有衰弱、蒼白及黃疸症狀、不發情及低受胎率。可以使用四環素類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雞住血原蟲性白冠病(Chicken Leucocytozoonosis) 由糠蚊傳播。幼雞及中雞會咳血或全身性出血而暴斃,蛋雞大多發生貧血及停止產蛋等症狀。小雞的死亡率最高,高達50~80%,大雞的死亡率5~10%。此為原蟲感染疾病,採磺胺劑類藥物進行預防或治療。
●禽痘也是藉由蚊蟲傳播的,不過雞的禽痘已有疫苗可以預防,火雞則尚未有禽痘疫苗,需要留意。
三、 黴菌、細菌、原蟲性疾病
夏季好發的黴菌、細菌、原蟲性疾病,都是因為高溫潮濕所導致,高溫潮濕的環境更適合這些病源生長。又因為緊迫使得動物的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這些傳染性疾病,或是病情比其他季節更為嚴重。所以在處理這些疾病時,除了治療疾病的本身,回歸根本對抗熱緊迫也是關鍵。
夏季高溫潮濕,尤其梅雨季過後,更為潮濕,黴菌易滋生。飼料潮濕容易發黴,黴菌在飼料中增生會破壞飼料營養,更會分泌黴菌毒素。若動物食入被黴菌汙染的飼料,會營養不足、黴菌毒素引發不良症狀、且黴菌會感染動物體,引起三方面的損害。飼料中添加防黴防腐的精油與酸化劑、添加抗黴菌物( 藥或非藥) 或是黴菌毒素吸附劑等,都是極佳的處理方法。
豬隻夏季的細菌性感染,有一點需要提醒,若是下痢發生時,給豬玩水降溫的水池請先乾池。因為細菌多會在糞水中存活甚至滋生,豬隻泡水時食入帶有細菌汙染的水,將使病情加劇難以控制。建議發病期改用其他方法降溫。
雞在夏季好發的細菌性感染,則時常是與墊料潮濕有關,因為炎熱使雞的飲水量上升而使墊料潮濕度上升。潮濕墊料易滋生細菌、黴菌、球蟲,再加上天氣炎熱緊迫使雞隻免疫力下降而更容易感染,為避免惡性循環,改善熱緊迫是關鍵。
四、 總結
夏季畜禽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熱緊迫,改善熱緊迫,就可以大幅改善畜禽的身體狀況,降低疾病發生機率。同時需要注意蚊蠅傳等吸血昆蟲的傳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