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危機!!別讓寄生蟲吸光了你的利潤

看似簡單卻潛藏巨大危機

 台灣豬場習慣將豬隻症狀對應可能產生的病毒或細菌性疾病,卻輕忽了海島國家因氣候溫暖潮濕,更是內外寄生蟲的溫床,常有畜殖場客戶詢問,為何豬場定期使用驅蟲藥品,卻仍會發生寄生蟲感染之症狀? 因寄生蟲並非細菌,寄生蟲之生活史因其生長時間跟寄生位置不同,而分布在不同的組織臟器之中,傷害宿主體內產生不良反應,所以使用驅蟲藥時,須因生長時期的差異而應投予適合之驅蟲藥品。畜殖場客戶常等到豬內臟組織發現寄生蟲存活過的痕跡,才知道這些蟲蟲早已在豬體內吸收營養並共同成長,更嚴重者,則會傷害宿主而導致死亡。這些您忽視的蟲蟲帶來豬場危機,同時也吸走了豬場應有的利潤,是否應該好好檢視一下,場內的驅蟲戰略計畫需要調整嗎?

一般感染寄生蟲之臨床症狀

1. 可能拒吃或對飼料/ 飲水沒有興趣。
2. 可能有呼吸急促並發燒之情形。
3. 在體表白色的豬種,皮膚轉變為紅紫色。
4. 可能在某些時間之下痢,糞便帶血液或血痢。
5. 精神不濟的眼神。
6. 暗沉的皮膚與毛髮。
7. 尾巴會變得癱軟無力。

將上述臨床症狀與寄生蟲疾病分為外寄生蟲與內寄生蟲,詳述如下:

豬之全身性內外寄生蟲

一、外寄生蟲對生產過程之影響

★疥癬蟲Sarcoptic mange (Sarcoptes scabiei var. suis)

疥癬是豬最重要的體外寄生蟲病,造成全世界養豬產業高經濟損失的原因之一。大多數養豬場都廣泛性受到疥癬感染( 主要是次臨床症狀),這種疾病的影響來自兩個因素:仔豬與生長肥育豬的日增重與飼料換肉率。在衛生條件差的豬場,或是沒預防驅蟲計劃的畜牧場,生長豬的疥癬會以慢性形式發生。慢性疥癬中,豬的生長受到抑制,日增重顯著受影響。次臨床症狀則會發生在環境條件較佳的豬場,主要由母豬和公豬持續傳播感染。直接接觸是傳播的主要途徑,已證實受污染的墊層材料和設備也具有傳播作用,使感染的發生更頻繁。預防措施實施在冬季會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無論何種形式都會導致顯著的經濟損失。

1. 症狀:

搔癢症狀,好發於四肢與眼、耳和頸部周圍的皮膚,病豬會在豬圈和其他設備之摩擦與刮傷。
●表皮看起來暗沉,厚重的痂皮和線條,皮膚病變可能會角化過度和表皮碎片脫落,導致身上有裸露的斑塊。皮膚病變被認為造成生長遲緩的結果。
●嚴重的瘙癢與躁動。
●於嚴重感染的情況下,特別是仔豬,會有貧血之情況。更嚴重之病症,易導致死亡。

2. 建議預防
●於分娩前對母豬進行常態性驅蟲治療處理,預防感染後代,並加強清潔時間於分娩前一週至少兩次,間隔清洗母豬舍。
●公豬應該每年至少驅蟲四次。
●新引進新女豬或種豬應隔離治療。
●若想提前預防疥癬問題時,請將預備進入肥育階段之豬群清洗乾淨。
●保持適當的營養和健康,以減少疥癬的嚴重程度和散播之情形。
●推薦產品有:ivermectin( 疳必舒®/ 疳必舒注射劑®)。

★蒼蠅Myiasis
  在豬群中最常見的蒼蠅是家蠅,家蠅(Musca domestica)。 幾乎可在任何潮濕的有機物質( 如糞便,腐肉,垃圾) 中產卵生蛆。 而蛆會爬出幼蟲環境,在乾燥地面上蛹化。家蠅主要藉由在動物體表爬行而傳播疾病,也會在動物傷口上產卵,孵化為幼蟲,以肉為食,發育成蛹成熟時脫落,造成更多傷口。在疾病角度上,蒼蠅易被忽視,但其卻是傳播黴漿菌(Mycoplasma suis) 與豬痘病毒之重要角色。

1. 症狀:
●受傷的畜禽傷口看起來潮濕與骯髒,傷口邊緣有可覆蓋蒼蠅卵的灰色物質。
●幼蟲看似螺旋狀之粉紅色蠕蟲爬過傷口。
●畜禽會表現身體不適,並找一個破舊的地方窩起來。
2. 預防措施:
●幼蟲防治;使用昆蟲生長調節劑,干擾幼蟲成長發育。
●成蟲防治;對成蟲棲身所處噴灑藥劑,使其消滅。
●蠅群直接噴灑藥劑,如垃圾堆,養豬場等周圍之雜草噴灑藥劑。

二、內寄生蟲對生產過程之影響
  豬體內寄生蟲造成的經濟損失,在美國每隻肥育豬損失約3 美元( 新台幣90 元),發表於國際期刊上的論文,統整出於1971 年至2009 年間,評估強制感染與自然感染內寄生蟲之肥育豬的生產狀況。分析兩組結果,有感染組與無感染組相比較,感染組其每日採食量減少5%,日增重減少31%,無感染組在肥育豬中飼料效率高出17%。由此可見,體內寄生蟲影響豬隻正常採食與應有的生長效率。而在亞熱帶地區豬隻中最重要的內寄生蟲為豬蛔蟲(Ascaris suum),豬鞭蟲(Trichuris suis)。各別詳細說明如下:

★蛔蟲Large roundworm (Ascaris suum)

蛔蟲病是豬最常見的內寄生蟲病,佔全世界多數養豬國家的50-75%。它是影響經濟最重要的內寄生蟲感染之一。不論飼養環境好壞,此寄生蟲於豬場內造成的影響甚鉅。在傳統豬場,蛔蟲病主要在離乳和肥育豬中觀察到。在管理良好並具有良好衛生標準的密集養豬場中,多數發生於種母豬和公豬中。

1. 型態: 豬圓線蟲,成蟲體型較大( 長400mm 和寬7mm),雌蟲可達 20-40 厘米長,雄蟲略短約15-20 厘米,成年雌蟲每天可生產兩百萬顆蟲卵,每隻成蟲可活6 個月。
2. 存在位置: 小腸。蛔蟲生活在宿主小腸並從豬身上吸收營養。嚴重感染時可能有多達250 個蟲體阻塞小腸和膽管,導致食慾不振,嘔吐和死亡。
3. 好發年齡: 6 至12 週齡的豬是受影響最嚴重的豬,而成熟的豬可能攜帶這蟲體卻沒有不良影響。影響所有年齡層的豬隻。生長速度和飼料效率影響多達10%。

4. 感染途徑: 估計雌性蛔蟲每天產生超過300,000 個卵,這些卵在感染豬的糞便中傳播。蟲卵可以在潮濕的條件下存活多年,再感染其他豬。
5. 生活史: 肛門排出含有蛔蟲卵的糞便,當豬食入具感染性蟲卵,幼蟲從小腸中的蟲卵孵化並穿過腸壁後到達肝臟,肝臟損傷並出現白色斑點於器官表面。進入血液後,幼蟲可順流至心臟,然後到達可能導致輕度肺炎的肺臟。 蛔蟲可能會使分娩欄內的仔豬咳嗽,然後幼蟲被咳出又再被嚥下去,回到腸道再發育為成蟲,從入侵到產卵的生活史最短約40 天。可藉由糞便中存在的蟲卵和屠宰時肝損傷( 乳斑肝) 的證據,確認畜群中是否受寄生蟲感染。

6. 症狀:
●肝臟炎症反應,因蛔蟲幼蟲在肝臟移行引發過敏反應。會形成「乳斑肝」( 圖五),也會隨著時間自行修復而消失。甚至可能發生移行於肺臟,使得肺壁變得厚且濕重,呼吸效率變差。
●由於蛔蟲在小腸內移行或是存活在腸道內壁,造成小腸或腸道疼痛,因蛔蟲成長也會使腸壁延伸拉長,末期會有厭食症狀。( 圖六)
●貧血症狀
●蟲體會在體內與宿主競爭營養物質,導致後期體重減輕。
●當蟲體在治療後死亡,也可能阻塞腸道而導致宿主死亡。
7. 預防:
●在飼料中添加藥物能有效控制此疾病,並提供清潔和乾燥之畜舍。
●分娩前將母豬體表清洗。牧場的批次生產與定期消毒、定期驅蟲等。

★豬鞭蟲Swine whipworm (Trischuris suis)

1. 型態: 蟲體是乳白色,蟲體前部分是線狀,較短的後端部分厚實。成蟲體型約在30 到50毫米間。
2. 存在位置: 蟲體頭端穿透腸壁,依附在盲腸黏膜上,在鑽入處蟲體引起發炎反應形成纖維性壞死性薄膜,並聚集成圓形的囊狀結節,主要在盲腸和結腸段造成腸黏膜層潰瘍狀壞死,並有充血、出血和水腫現象。蟲卵( 圖七) 在環境中耐受性高,易造成持續性感染。
3. 好發年齡: 2-6 月齡易發生。

4. 症狀:
●引起嚴重的疾病,包括出血性腹瀉和粘膜脫落。此蟲寄生於腸黏膜( 圖八),吸取組織液和血液,盲腸結腸與直腸皆會發生病變,其中以盲腸最為嚴重,其次為結腸和直腸,嚴重感染可導致慢性失血,導致貧血甚至造成營養不良。
●受感染的豬體重減輕( 高達20% ),離乳後3 週左右,死亡率可達10%至12%,病豬體型明顯較同齡豬隻小,被毛粗剛、消瘦。
●與豬赤痢症狀類似,可能與此病之發展有關。
●大腸內容物呈棕色黏稠樣,具有腥臭味,大腸黏膜面可見多量鞭蟲蟲體,當腹瀉有血液和粘液時,若使用對赤痢治療抗生素無效時,可考慮鞭蟲感染。
5. 傳播途徑: 蟲卵隨飼料及飲水被宿主吞食,幼蟲在腸內脫殼而出。直接穿透腸壁固定在大腸粘膜上,經1 個月左右發育為成蟲。從宿主感染至產卵期約3 個月。從感染至產卵期間,皆可能會造成豬隻血痢。蟲卵可以在豬體外存活多年,易在豬場內重複感染。
6. 預防措施: 建議投予驅蟲藥如Levamizole ( 總放®/ 賀歌讚®/ 疳克®),Ivermectin ( 疳必舒散®/ 疳必舒注射液®/ 全多滅®) 等,患豬下痢症狀可獲得控制,為降低本病復發機率,建議定期驅蟲,保持畜舍清潔與乾燥。

★弓蟲症Toxoplasmosis
  動物或人類透過攝入弓蟲卵囊或受組織囊腫的肉品污染之食物和水。貓是唯一可以在糞便中排泄卵囊的動物,這點對於弓蟲傳播給豬和其他動物是很重要的途徑。弓蟲Toxoplasmagondii 的發育可以分為以下五個型態,滋養體(trophozoite)、組織囊體(tissue cyst)、裂殖體(schizont)、裂殖子(merozoite) 和卵囊(oocyst)。
1. 好發年齡: 肥育豬或母豬。
2. 生活史發展:
  當中間宿主( 人或畜禽等) 食入卵囊或組織囊體時,蟲體會在小腸內繁殖,藉由血液散布全身,蟲體進入細胞後,於孢內繁殖速度快,此時的蟲體稱為滋養體又稱為速殖子(tachyzoite),經多次分裂後,會於蟲體周圍形成膜,並於體內臟器形成組織囊體,稱為緩殖子(bradyzoite),組織囊體可長期存於患畜體內。
  當卵囊、速殖子或緩殖子被終宿主( 貓) 食入時,會寄生於宿主小腸上皮細胞,並發育成裂殖體,隨後釋出裂殖子,裂殖子於其他上皮細胞發育成雄配子和雌配子後,行配子生殖發育為卵囊,在與糞便一同排出,部分裂殖子會在組織器官內形成組織囊體。而裂殖體、裂殖子與卵囊此三種階段只會在終宿主形成。( 圖九)

3. 傳播途徑:
●經口感染食被卵囊污染的飼料、飲水造成感染。 環境中誤食感染的蟲卵,常是感染性的貓科動物糞便或是泥土。若接觸到帶有卵囊的糞便,亦會感染。
●動物之間相互捕食和食入未煮熟之肉類,如野貓捕食帶有卵囊的老鼠等。
●在妊娠期感染本病後,可能通過胎盤垂直感染胎兒,導致流產死產。
●經由血液傳染,或皮膚傷口或眼結膜與感染有弓蟲的動物接觸。
4. 臨床症狀:
●高熱、呼吸困難、無食慾、體表有紫紅斑。
●便秘或下痢、咳嗽。
●懷孕母豬流、死產。
●症狀不具特徵性,很難由症狀診斷出弓蟲症

5. 預防措施:
●建議投予藥品:Sulfanomide 類 ( 力菌®/ 敵菌®) 和Trimethoprim 或 pyrimethamine 協同作用,廣泛用於治療弓蟲病。於急性期給予這些藥物有立即性的效果,但當寄生蟲活化增殖時,這些藥品通常無法根除問題,因上述藥品對緩殖子階段(bradyzoite stage) 幾乎沒有影響。
●弓蟲病由攝入貓糞便中的蟲卵囊而感染,因此,豬舍內禁止貓進出畜舍
●嚴防飲水與飼料被貓糞直接或間接污染。
●控制或殺滅囓齒動物。
●多數消毒劑對卵囊無效,可用蒸氣或加熱方式殺滅卵囊。
●新引進之種畜,須先以血清學檢查為陰性才可進場。

★全場驅蟲計畫:
  目前台灣寄生蟲的驅蟲計畫必須從衛生管理及用藥兩方面著手,需考慮到寄生蟲種類,
生活史,感染程度與環境等因素。
●將環境或設備中的蟲卵清除,斷絕寄生蟲生活史。
●使用條/ 網狀地面使糞便掉落至糞溝,而不與豬直接接觸;以設施控制寄生蟲病傳播。
●豬舍內的浸水淺溝為寄生蟲病及其他下痢性疾病的發展溫床,是不推薦的設施。
依作用機制來講,胃腸道線蟲類驅蟲劑大致可分為營養阻斷性、能量代謝阻斷性及神經傳導阻斷性等下列三大類。若須頻繁使用(例如每月1 次)為避免耐藥性產生,可交替使用,另外亦可相互併用,以增驅蟲效果。目前批准合法使用的驅蟲劑如下,包括Ivermectin( 疳必舒散®/ 疳必舒注射液®/ 全多滅®),enzidazole 類( 總放®/ 賀歌讚®/ 疳克®),Levamisole ( 立滅蟲®),Pyrantel,Dichlorvos 和Piperazine 等。上述產品的作用區域各有不同,請參閱下列表格。

★驅蟲藥適合時機:
  驅蟲時間表應包括所有種畜的配種前之驅蟲計畫,包括後備母豬,經產母豬,預防糞桿線蟲和蛔蟲感染小豬,及離乳豬和生長豬的單次或多次驅蟲措施等。 具體驅蟲戰略計劃應與您的獸醫調整安排。下列為基本驅蟲時間點:
●種公豬- 每六個月一次
●母豬- 分娩前兩周與離乳後
●小豬- 離乳後一周
●肥育豬- 離乳後一周和3 個月後
●新女豬- 離乳後一周、3 個月齡與7 個月齡,於配種前至少需要兩周治療期。

 

 

*資料/ 圖片來源:
Farmer's Handbook on Pig Production, FAO Animal Health Manual.
Ózsvári, L. (2018). Production impact of parasitisms and coccidiosis in swine. Journal of Dairy,
Veterinary & Animal Research, 7(5).
Zimmerman, J. (2012). ‘Internal parasites‘; Diseases of swine, 10th edn. pp.885-920.
http://rowdysites.msudenver.edu/~churchcy/BIO3270/Images/Protozoans/Toxoplasma_gondii.htm
https://pigdise.nvri.gov.tw/fmodule/disSheet.aspx?id=fAXlsSXtX6s%3D
https://pigdise.nvri.gov.tw/fmodule/disSheet.aspx?id=zuQ2uIgprzg%3d
https://pigpm.nvri.gov.tw/fmodule/category.aspx?CategoryID=dnVNNIuHBU0%3D
https://www.ettoday.net/dalemon/post/27690
https://pigdise.nvri.gov.tw/fmodule/disSheet.aspx?id=zuQ2uIgprzg%3d
https://pigpm.nvri.gov.tw/fmodule/category.aspx?CategoryID=dnVNNIuHBU0%3D

回列表
Top